守護綠色瑰寶:賓川縣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成效顯著
近年來,賓川縣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,將其納入生態(tài)文明建設和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的重要內容,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加強保護管理,1666株承載著歷史記憶的“活文物”得到有效保護,為當地生態(tài)文明建設增添亮麗底色。
近日記者來到雞足山鎮(zhèn)白蕩坪村委會本主廟,兩株樹齡逾百年的黃連木經過專業(yè)團隊的搶救復壯,重新煥發(fā)生機。
白蕩坪村村民
張體萬
“這兩棵黃連樹,我們本地人叫它黃鴛樹。它們歷史悠久,已有幾百年樹齡。早年枝葉繁茂、長勢旺盛,后來因干旱導致樹勢衰弱。經過林草局的修復和保護,今年這兩棵樹的長勢已明顯好轉?!?/p>
然而百年黃連木的保護只是賓川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的一個縮影。據了解,賓川共有古樹名木1666株,其中,單株古樹154株,無名木。古樹群17個1512株。為了保護好這些古樹名木,賓川縣林業(yè)部門對轄區(qū)內的古樹進行了多次全面摸底調查,并將數據及時導入全國古樹名木管理智慧系統(tǒng),確保古樹信息的準確無誤和實時更新,實現了古樹資源的數字化、動態(tài)化管理。
賓川縣野保濕地辦主任 張海富
“我們深入每株古樹所在地,采集樹木的地理坐標(經緯度),測量樹高、冠幅、胸徑等數據,然后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系統(tǒng)錄入,導入全國的古樹名木管理智慧系統(tǒng)?!?/p>
而為了讓每一株古樹都有明確的“身份證”和責任人,賓川縣對所有古樹名木進行了統(tǒng)一掛牌保護。通過掛牌,進一步完善了古樹(群)的信息,實現了“一樹一策”的精細化管理。
賓川縣野保濕地辦主任張海富:“2024年5月,我們對縣城區(qū)的55株后備古樹進行了掛牌保護。掛牌前,我們采集了古樹的基本信息,包括樹種、樹名等,并將這些信息錄入專用APP。隨后,我們將APP生成二維碼印制在古樹保護牌上,公眾掃碼即可了解古樹的基本信息?!?/p>
針對部分長勢衰弱、瀕危的古樹,賓川縣積極開展搶救復壯工程。在專業(yè)技術人員的指導下,實施了一系列科學養(yǎng)護措施。
賓川縣野保濕地辦主任張海富:“我們的專業(yè)技術人員根據古樹的生長情況,實施一系列的科學養(yǎng)護措施,如種草護坡、病蟲害防治、清除寄生植物、安裝攝像頭,對病蟲害枝進行修枝,松土、灌水、施肥、樹洞修補、設置保護圍欄、移除周邊影響古樹生長的障礙物?!?/p>
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,賓川縣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。2023年,賓川縣朱苦拉古咖啡群被授牌表彰為“全國最美古樹群”,這一榮譽的獲得,不僅提升了賓川古樹名木的知名度,也成為賓川縣生態(tài)文明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。古樹保護帶來的生態(tài)效益和社會效益正逐漸顯現。
白蕩坪村村民張體萬:“這兩棵樹必須要保護好,對本地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比較好,能為后人留下珍貴的自然遺產?!?/p>
賓川縣野保濕地辦主任張海富:“古樹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,更是賓川人民的驕傲。我們要做好保護工作,讓這些珍貴的自然遺產世代相傳?!?/p>
賓川的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仍任重道遠。相關部門會繼續(xù)發(fā)力,完善保護機制,讓這些古樹名木得到更加妥善的保護。
賓川縣野保濕地辦主任 張海富:“要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宣傳工作,通過電視、報紙、宣傳畫等多種媒介開展廣泛宣傳教育,讓更多的人自覺地保護好古樹名木。加大執(zhí)法力度,在古樹名木的保護過程中,及時發(fā)現并制止有關損壞古樹名木的行為,對買賣、轉讓、移植、砍伐古樹名木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,切實保護好來之不易的古樹名木成果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,營造全社會共同愛護古樹名木的良好氛圍?!?/p>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