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樹菇:別名茶樹菇_楊樹菇_茶薪菇_柳松菇_樹蘑菇_白楊樹菇_柱狀田頭菇_柱狀環(huán)銹傘,為傘菌目、糞銹傘科、田頭菇屬、傘菌系列農作物,原產于北半球溫帶及亞熱帶地區(qū),我國分布于東南至西南,主要產地為福建、江西、昆明、成都、北京等地。其營養(yǎng)豐富,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,特別是含有人體所不能合成的8種氨基酸、葡聚糖、菌蛋白、碳水化合物等營養(yǎng)成分,還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元素,如鐵、鉀、鋅、硒等元素都高于其它菌類。中醫(yī)認為茶樹菇有補腎、利尿、治腰酸痛、滲濕、健脾、止瀉等功效,是高血壓、心血管和肥胖癥患者的理想食品。
因野生于油茶樹的枯干上而得名,是食藥兩用真菌,菌蓋細嫩、柄脆、昧純香,味道鮮美、脆嫩可口,有很好的保健作用,是美味珍稀的食用菌。2008年,被“神七”帶入太空,為培育新品種奠定了基礎?;ㄕZ:神經質,10月18日生日花。
茶樹菇作物特征
子實體單生、雙生或叢生,菌蓋直徑5-10cm,表面平滑,初暗紅褐色,有淺皺紋,菌肉白色,中實。環(huán)白色,膜質,上位著生。菌柄中實,黃白色。成熟期菌柄變硬,菌柄附暗淡粘狀物,菌環(huán)殘留在菌柄上或附于菌蓋邊緣自動脫落。由于油茶樹木質堅硬,腐朽速度慢,因此茶樹菌絲體的生長周期特長。野生于小喬木類油茶林腐朽的樹根部及其周圍,生長季節(jié)主要集中在春、夏之交及中秋前后。
茶樹菇種植方法
分布于酸性紅壤和黃壤的中南亞熱帶常綠葉林帶,野生茶樹菇的發(fā)生往往受上一年降水量的影響。即上一年的降水量多,第二年3月份前又是適量的降水,那么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就會有大量的茶樹菇發(fā)生。野生地天獨厚的優(yōu)越自然地理環(huán)境,造就了這種山中珍品。4-35℃都能生長,20-28℃生長較快。培養(yǎng)基含水量60-65%,菌絲生長時,空氣相對濕度70%以下,子實體形成發(fā)育85-95%。對CO2十分敏感,通氣不良易造成菌絲生長緩慢、子實體菌柄粗長、菌蓋細小、早開傘、畸形菇。
茶樹菇繁殖方式
菌孢子卵形至橢圓形,淡褐色。
茶樹菇開花形態(tài)
不會開花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bike.cn/z/chashugu/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