席草:別名石草_藺草_咸水草_茳芏蒲草_短葉茳芏,為禾本目、莎草科、莎草屬、禾本系列農作物,原產于世界各地。我國分布于東南部。我國人工栽培歷史悠久,唐代將編席技術傳授至朝鮮、日本。觀美鎮(zhèn)被譽為“中國席草之鄉(xiāng)”,是全球最重要的席草種植和加工基地之一,席草種植和初加工一直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,也是地方農業(yè)產業(yè)經濟的支柱。根、莖、花入藥,味淡、性寒,可清熱涼血,止血。花主治瘡癰,腫毒,睪丸炎。莎草科中供編席的植物最多,還有蒲草、龍須草、水毛花、螢藺、藨草、荊三棱等。
極佳的天然綠色纖維植物,優(yōu)質編織材料作物,因極適于編席而得名。用途很廣,除編織席外,還可編織草帽、扇子、草籃、地毯、涼鞋、草盒、提包、工藝品等,也可作為高級打字紙、膠版紙和電容器紙的原料。髓心可作枕芯、燈芯。
席草作物特征
多年生草本植物,株高80-120cm。地下根莖橫走,有細長而密生的須根。莖圓形細長,直立、叢生、無節(jié)。葉片退化,一枚近基部生,退化為葉鞘,膜買,先端三角狀。草莖粗細均勻,莖內充滿白色髓心,堅韌而有彈性,壁薄芯疏,軟硬適度,纖維長,富有彈性,抗拉性好,色澤鮮艷,清香濃郁。
席草種植方法
長日照植物,喜陰涼、濕潤,較耐寒,-6℃不會凍死,怕高溫,35℃時生長停滯。20℃左右為其最佳生長溫度。收割時間通常在6-7月。曬草是保證質量的重要一環(huán),要求強光快干,防止變色、變質。一般兩天曬干,第一天要“早曬、晚收、中午翻”,第二天要“晚曬、早收、中午翻”,帶熱進倉堆好,過7-15天再復曬一次。貯藏要求保持十分干燥,必須選干燥不透風、不漏雨、無鼠害的倉庫。
席草繁殖方式
可栽于淺水田中,用分枝繁殖。
席草開花形態(tài)
小穗卵狀長橢圓形,多數聚生成頭狀,倒生于莖上,鱗片卵形,淡褐色。小堅果成熟時暗褐色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bike.cn/z/xicao/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