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腿食蚜蠅:別名黃顏食蚜蠅_黃腿食蚜度蠅,為雙翅目、食蚜蠅科、食蚜蠅屬動物,原產于亞洲中部及北部地區(qū),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幼蟲具有捕食性,主要捕食蚜總科,及少數同翅目類昆蟲,對我國某些地區(qū)蚜蟲的種類數量消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。成蟲有明顯的擬態(tài)現象,腹部多有黃、黑斑紋,往往被誤認為蜂。但對于熟悉食蚜蠅的人來說,即使在飛行中也可以看出它們與蜂類的不一樣來:食蚜蠅在飛行時能較長時間懸定于空中某一點,后突然飛到附近另一點,飛行動作平穩(wěn),而蜂類飛行時常常有輕微的左右擺動。
我國較為常見的蚜蟲天敵,成蟲訪花,是僅次于自蜜蜂的重要授粉昆蟲。幼蟲以捕食蚜蟲而著稱,也可捕食鱗翅目的幼蟲、葉蜂幼蟲,或甚至捕食其他的食蚜蠅幼蟲,是非常重要的農林益蟲。
黃腿食蚜蠅形態(tài)特征
體長1.2cm左右。臉部黃色,觸角短,黑色。小盾片黃色,胸部銅綠色,帶有光澤。腹部大部份黑色,帶有黃色橫斑。足棕黃色。翅呈黃色,前緣及翅痣棕黃色。腋瓣紅黃色,下腋瓣上表面毛長,淡色。食蚜蠅雖與黃蜂有些相似,但它屬于雙翅目,即體上只有一對翅膀,而蜂類屬膜翅目,體上有二對翅膀。食蚜蠅的觸角短,而蜂類觸角較長。食蚜蠅的后足纖細,而常見的蜜蜂等蜂類有比較寬闊的后足,用以收集花粉。
黃腿食蚜蠅生活習性
食蚜蠅成蟲早春出現,春夏季盛發(fā),性喜陽光,常飛舞花間草叢或芳香植物上,取食花粉、花蜜,并傳播花粉,時或吸取樹汁。成蟲飛翔力強,常翱翔空中,或振動雙翅在空中停留不動,或突然作直線高速飛行而后盤旋徘徊。食蚜蠅本身無螫刺或叮咬能力,但常有各種擬態(tài),在體型、色澤上常摹仿黃蜂或蜜蜂,且能仿效蜂類作螫刺動作。如體大、被毛、具黃黑斑紋的屬摹仿熊蜂,并能發(fā)出蜜蜂一樣的嗡嗡聲。蟻穴蚜蠅亞科的某些種類摹仿蜜蜂。
黃腿食蚜蠅飼養(yǎng)方法
成蟲喜陽光,且訪花,一天之內取食活動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為高峰期,晴天活動旺盛,陰天`雨天或傍晚則躲在葉片背面或樹枝蔭蔽處。捕食性種類則以捕食蚜蟲為主,是蚜蟲、介殼蟲、粉虱、葉蟬、薊馬、鱗翅目小幼蟲等的有效天敵。但實際上,還有不少食蚜蠅種類,它們的幼蟲并不捕食蚜蟲,而是植食性的,幼蟲在植物體內取食植物的組織,或者是腐食性的,幼蟲以腐敗的有機物或禽畜糞便為食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bike.cn/k/huangtuishiyaying/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