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葉線蕨:別名石壁蓮_石上蓮_一包針,為水龍骨目、水龍骨科、線蕨屬、龍骨系列植物,原產于亞洲南部,中國(南部)、越南等地,模式標本采自越南,野生于海拔50-1400m的熱帶地區(qū),常見林下或山谷溪邊潮濕地方或巖石上。1933年命名??扇胨?,有活血化瘀,療蟲蛇傷功效。
典型的耐陰、喜溫濕植物,新興的觀賞蕨類物種,可做雨林造景,葉形獨特,終年常綠,養(yǎng)護簡單。既可土生也可附生,可盆栽置于客廳、書房觀賞,也可用做庭院綠化,或成片種于假山或水池邊。
掌葉線蕨植物特征
植株高30-50cm,根狀莖長而橫走,暗褐色,密生鱗片,只具星散的厚壁組織,根密生。鱗片披針形,頂端長漸尖而呈纖毛狀,基部近圓形或近心臟形而有淺耳,盾狀著生,邊緣有小疏齒,黑褐色,有虹色光澤。葉遠生,葉柄圓柱形,淡禾稈色,上面有狹溝,基部有關節(jié)并被鱗片。葉片通常為掌狀深裂,有時為2-3裂或單葉。葉紙質,淡綠色,干后綠褐色。不育葉與能育葉同形,但葉柄較短而有翅,裂片略較闊。
掌葉線蕨種植方法
可適應較大的溫度幅度,15℃以下的低溫,會嚴重抑制生長甚至幼葉的萌發(fā),適溫度22-30℃,濕度65%以上,最佳濕度80%以上。室內栽培時需要保持空氣流通,調節(jié)濕度。光照強度在300lux-1200lux之間可達到較好的效果。
掌葉線蕨繁殖方式
孢子囊群線形,斜向上,平行,在每對側脈間各排列成一行,從近主脈處幾達葉緣。孢子極面觀為橢圓形,赤道面觀為腎形。營養(yǎng)繁殖是掌葉線蕨繁殖最簡易便捷的方式,根狀莖的生長速度較快,一般兩個月左右即可進行切段繁殖,切段長度5厘米左右,一般應帶有3-4片葉,為減少水分蒸騰,促進不定芽的萌發(fā)和生長,應剪去老葉。
掌葉線蕨開花形態(tài)
不會開花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bike.cn/l/zhangyexianjue/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