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蛾:別名米螟蛾,為鱗翅目、螟蛾科、米螟屬動物,原產于全球各地均有分布。主要危害糧食、油料、籽餅、各種干果、醋栗、可可豆、可可粉、咖啡、巧克力、花生、棉籽、豇豆、蒲、姜餅、肉豆蔻、生藥材等,喜食谷類,尤其是大米。交配后1-2天即產卵于糧堆表面或倉庫縫隙中。
是最常見的糧食倉庫害蟲之一,在大米、小麥、玉米、小米、花生、芝麻、干果等上均能發(fā)現。幼蟲喜歡棲息于碎米中,并吐絲把碎米連綴而筑成筒狀長繭。成蟲每年6月中、下旬成蟲羽化,喜歡在夜間活動,白天靜息在倉庫墻壁或麻袋上。
米蛾形態(tài)特征
翅展約1-1.8cm。復眼棕褐色。前翅長橢圓形,外緣圓弧狀,灰褐色,翅面有不甚明顯的縱條紋。后翅比前翅寬闊,灰黃色。
米蛾生活習性
每年發(fā)生2-7代,以幼蟲越冬。每一雌蛾可產卵約150粒。在溫度為21℃左右的條件下,完成一代約需42天。卵約經7天便孵化為幼蟲。幼蟲期約25天。蛹期約10天。
米蛾飼養(yǎng)方法
可用米糠、麥糠等飼養(yǎng)。在室溫26-30℃,相對濕度75-80%,發(fā)育歷期45-60天。其中卵期3-5天,幼蟲期35-46天,蛹期7-9天。蛹長約11mm,紡錘形,淡棕色。性喜高溫多濕,因而使其在自然環(huán)境中的地理分布上受到限制。米蛾只在我國廣東,云南等地發(fā)生,并不為害。在北方各省由于春季干旱、冬季寒冷,則不能生存。成蟲壽命短,約7-10天。
米蛾雌雄分辨
幼蟲長約13mm,頭部赤褐色,身體黃白色。
米蛾繁殖方式
卵圓卵形,淡黃色,有光澤。每一雌蛾一生最多產卵500粒,平均200粒左右。蛾的壽命4天左右。雌蛾喜歡在暗處產卵,羽化后第一、二天產卵最多。卵在20-25℃約4-5天孵化,28-30℃約3-4天,同批卵孵化比較整齊。從孵化開始24小時內可達80%以上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bike.cn/k/mie/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