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:懂鳥 作者:懂鳥
紅耳鴨 (英文名:Pink-eared Duck,學名:Malacorhynchus membranaceus),是雁形目鴨科紅耳鴨屬的鳥類。長約38至40厘米,以其獨特的黑白條紋羽毛、棕色背部和冠部、黑色眼斑及白色臉部而聞名。最顯著特征是其大型扁平狀喙,類似澳洲針尾鴨,但體型更小。幼鳥顏色略淡,但基本羽毛特征與成鳥相似。由于黑色頭部圖案形成的角落里有一塊粉紅色斑點,故得名紅耳鴨,但這一特征僅在近距離觀察時可見。外形特征 ▽紅耳鴨體長36至45厘米,雄鳥體重290至480克,雌鳥272至423克,翼展57至71厘米。性別間外觀基本一致,擁有灰色前額和頭頂,白色面部帶有大暗棕色眼斑,延伸至頸背形成條紋。眼周白色,上方和后方有小粉色突起,下體廣泛橫紋暗棕色,從上胸到臀部,側腹條紋變寬加深。胸部下方淡栗色,背部和翅膀棕色,精細的蒼白斑點,翼緣窄白。臀部白色,上尾覆羽深棕色,尾巴棕色帶窄白終端環(huán),翅膀下方白色,有淡色條紋,飛羽深棕色。喙鉛灰色,末端方形,形狀似鏟,尖端有軟膜質瓣。腿和腳暗灰色,虹膜棕色。雌鳥體型較小,顏色稍淺,但在野外差異難以辨認。幼鳥色彩較暗淡,條紋較少,前額灰度增加,臉部粉紅色斑點幾乎不明顯。鳴叫特征 ▽鳴叫聲通常被描述為啾啾聲或嘰嘰喳喳,尤其在飛行群中更為明顯,兩性間無明顯差異。四種主要叫聲已被描述:一是獨特顫音'we-we-we-we-we-we-we-ooo',強度可從柔和的咕嚕聲變?yōu)榭駸岚姹?,常在音高上升和下降中變化,是群中最為常見的叫聲;二是尖銳的'tu-ick'、'puik'或'tick-uk',可能是在警報時發(fā)出;三是深鼻音'gronk'或'grunk',其上下文或功能未知;四是響亮的吹口哨聲'whee-ooo',拉長且音高升降,雄鳥在保衛(wèi)配偶、巢址或雛鳥時特別發(fā)出,但幾乎可以確定兩性都會發(fā)出,類似叫聲在結對時更加持久。區(qū)別辨識 ▽紅耳鴨的獨特外形使其易于識別,尤其是其扁平狀喙和黑白條紋羽毛。與同類相比,它具有獨特的粉色面部斑點,雖然在遠處不易察覺,但足以與其它鴨類區(qū)分開來。
版權聲明: 1.依據(jù)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(jù)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